生活教育的人民性更集中地反映在培养目标以及生活教育的历史任务上。生活教育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批胸有大志、有很强生活力的、能肩负起民族重任、有为人民献身精神的一代又一代新人,从而建设一个崭新的人民乐园。
3.创造性。创造性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又一特点。生活教育理论本身就是创造性的产物。它是在改革传统教育,不断创新中形成并开拓前进的。它主张从实际出发,从当时中国一穷二白的国情出发,以创造精神去“发现穷办法,看重穷办法,以办成丰富的教育”。[21]陶行知在生活教育运动中倡导的晓庄师范、乡村幼儿园、劳工幼儿园、山海工学团,无一不是创造教育的试验。他在领导育才学校时期发表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育才创造奖金办法》、《创造宣言》、《创造的儿童教育》等文章,更进一步发展了创造教育的思想。“1.创造健康之堡垒,2.创造艺术之环境,3.创造生产之园地,4.创造学问之气候。”[22]
生活教育的方法是对旧教育法做创造性改革的结果,它从根本上去掉了不利于培养创造性的陈旧方法。“有三点最要解放,第一点,灌注的教授法要不得。他把接受文化的人当作天津鸭儿填……第二点,知识封锁也要不得,学校变成守知奴的制造厂……第三点,要不得的是教而不做,学而不做”[23]。生活教育的目标是“使乡村美化,使都市美化,使中国美化,使全世界美化,给老百姓一个安慰,将老百姓的智慧启发,刺激每一个老百姓的创造力,创造出老百姓愿意有的新天下”。[24]生活教育把创造“理想的人生”,“创造真善美的活人”,作为自己的天职与使命。“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的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的活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