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好几日地写稿和翻译总算告一段落,久违地看了一部电影,全身松弛. 视野内全是河水,要把城市的景象覆盖,公路、天台、电话亭、餐厅,夜晚的街道,全是荡漾的波纹,游荡其中的青年,将状态隐藏在肯德基的夜班兼职中,暗恋有如水中的浮草,家庭则是沉没了的沉默. 我想起林强还是歌手时的台北,我想起不同于电影里的孤僻往事,想起天气的重要性,想起曾经看侯孝贤的处境,一切都是不可以留下来的,这是令人无奈的事,所以他们在海边坐着发呆的一幕才如此动人,说的话朴素简单,却是全宇宙都无法释开的一个迷,我们提问,我们趴在栏杆上,我们抽烟,我们做了一些事,然后有人消失,我们也消失,在彼此的生活中失去联系,亲密关系是城市短暂的游戏,而公路啊,天台啊,电话亭啊,家中的餐桌啊,各个人都会再往其中踏上自己的步伐,迎着消亡吧,即便如此. 现在有种我特别不能认同的风气:认为朴素简单的生活是大智慧,乐意过这样的日子叫与生活和解,是通透,是活明白了,甚至还说什么接近大地才能更懂人生之类的屁话. 还有的优越满满的宣扬: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想不到吧呵呵)生活本身就是意义(厉不厉害!)智慧的得来难道不是靠一次次自我怀疑与探寻吗?什么时候是靠“想那么多没用,活就完了!”?人生的意义难道不是物质和精神把别人比下去或是创造更好的社会,让人人都幸福吗?什么时候变成掩耳盗铃苦中作乐了呢?鸡汤喝的不齁得慌吗?我看金钱名誉从天而降的时候这些人得抢的比谁都快,大智慧一脚踹沟里. 现在现实题材动不动就拍葬礼,但又讲不出啥道道,难道一提葬礼这两个字格调深度就上去了?那这意思在殡仪馆工作啥都不想天天白酒花生米的看门大爷估计快渐悟成佛了. 要拍这么个大爷得问鼎戛纳了. 催眠催眠心理学大词典认为:催眠是以催眠术诱起的使人的意识处于恍惚状态的意识范围变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催眠状态是以被催眠者的意志服从于施术者的意志开始的,而没有这种服从就行不通”. 国内有些学者认为: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 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催眠是一种人际互动,在此人际互动中,一个人(被试)对另一个人(催眠师)发出的暗示作出反应,从而产生一些想象中的体验,涉及知觉、记忆的改变和活动的随意控制. 催眠实质上是一种人为的,介于觉醒与睡眠之间的心理状态,催眠者的暗示诱导使被催眠意识处于积极而活跃的状态,使潜意识中的大量信息被重新组合,提取并与催眠者的意识发生连通产生的反应. 社会认知或角色扮演的观点这一观点认为,催眠并不神秘或奇怪,它的作用只是反映了催眠师和被催眠者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 一般来说,被催眠的人事先对催眠已有所了解,知道催眠后会发生什么. 在催眠中,他们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被催眠的人. 这个角色意味着将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由于是角色的要求,被催眠的人在进入催眠状态后,就倾向于顺从催眠师的指示,做出特定的行为或产生特定的感受.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说被催眠的人在故意欺骗别人,他们的确相信自己在经历另外一种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除了顺从催眠师的指示外别无选择. 意识功能分离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的意识有执行和监督两种基本功能:执行功能可以使我们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监督功能可以使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 在正常情况下,意识的这两种功能是连在一起的,但是催眠可以使两种功能之间的联系断开. 通过分离这两种基本的意识功能,可以达到催眠的效果. 在催眠条件下,个体进入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其执行功能正常,并接受催眠师的指令,而监督功能不起作用. 最近有人认为,催眠不一定使意识功能分离,它只是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监控,因而使执行功能超过了意识的其他方面,执行功能自动地执行了催眠师的指示,没有以个体的正常认知系统作中介. 催眠现象,似乎和人类的发展一样历史悠久. 催眠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使用类似催眠的手段改变人们的行为可以追溯到史前. 古印度、古埃及和古罗马人的祭祀和打坐入定,都是通过一定的宗教手段(如祈祷、点卡)和强烈的节奏(如音乐、舞蹈)来引发催眠现象. 古希腊睡眠神庙中供奉的是睡眠之神修普诺斯(Hypnos). 我国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记载有一边念咒、一边用手抚摸患者的医疗手段. 16世纪,欧洲有人试图对催眠治愈疾病进行解释. 其中最早的是瑞士医生和炼金术者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他认为磁石及天空中的日、月、星辰对人体有治疗作用. 1771年,维也纳的耶稣会会士希尔(Maximillian Hell)将一块磁性钢板放在病体上而取得疗效. 1774年,维也纳医生麦斯麦(Franz Anton Mesmer)演示了磁性钢板的治病作用. 此后,麦斯麦提出,在所有物体中存在着宝贝的磁性流体,当它在人体中失去平衡就会引起疾病. 他相信,当磁体与病人接触,磁性流体就进入病人体内,可以恢复人体内磁性流体的平衡而治愈疾病,他称这种流体为“动物磁气”. 后来,他用磁体给数以千计的病人治病,效果较好,于是名声大作,享誉欧洲. 他强调治疗作用应归功于动物磁力的物理作用,而拒绝任何心理成分的解释. 他的举动引起了科学界与医学界的反对. 法国政府组织的委员会经长达七年的研究后认为,这种现象仅仅是缘于一种想象的激发,而不是什么神秘磁气的活动. 确切地说,催眠时代是从苏格兰外科医生詹姆斯·布瑞德(James Braid)的工作开始的. 在观看一位瑞士医师用催眠术治病表演时,他用挑剔的、蔑视的态度想从中找出欺诈骗局,结果未发现有任何破绽,于是他也开始了对催眠的研究和应用. 在实验中,布瑞德要求被试紧盯着略高于眼睛上方的一个点,几分钟后,初试的眼睛因疲劳而闭上. 布瑞德认为催眠与视觉疲劳和精神专注有关,是一种生理现象. 1842年,布瑞德还根据希腊文hypnos,提出用英文hypnosis一词作为催眠的定义. 19世纪垕,针对催眠主要存在两大争论党派,南锡学派和夏柯学派. 南锡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利贝尔特(Auguste Liebeault)和伯恩海姆(Hippolvte Bemheim),他们认为催眠是直接暗示的结果,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而不是疾病的表现. 夏柯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著名的神经科医学夏柯(Jean Martin Charcot). 夏柯认为,催眠状态是一种和癔症相似的病态. 这场争论最终以南锡学派获胜而告终,他们关于催眠的心理学解释也被人们普遍接受.
《敢死队4:最终章》:女性独立,时代变迁
惜用面庞,多用躯体,少特写多中景全景远景,可能在自杀事件后导...
《法拉利》:穿越时空的正义之战
6/10. &...
《敢死队4:最终章》:高空对决,英雄归来
8/10. &...
《法拉利》:时间逆转,高智商谍战
当抛弃一切年代符号,很难想象这是谁的青春. &nb...
《俄罗斯方块》后传:英雄们的全新征程
希斯·莱杰演得是个人的癫狂,菲尼克斯则是在诠释思想的脱缰.&...
《银河护卫队3》:复仇者联盟的独立篇章
阿尔·帕西诺的表演完美赋予了一个偏执狂以仿佛能够为整部电影注...
《沙漏》:社会边缘,人性探讨
张晋终于独挑大梁,然而效果却差强人意,虽然港片的动作片向来是...
《比佛利山超级警探4》:一镜到底,战争残酷
我认为美化初恋的男人,骨子里都是恋童癖。和纯情初恋牵手漫步操场,这种性无能的压抑恋情,显然只能存在于恋童癖老男人添油加醋...
《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一镜到底,战争残酷
我觉得这部片子很好看,可能是因为我胆子比较小,并不是恐怖片的...
《GT赛车:极速狂飙》:巨兽对决,震撼视听
因为老帕才看了这部片子,本以为至少是个配角,但全篇下来,他的...
《路德:落日之殇》:一镜到底,战争残酷
形式就是內容,故事如何起步不重要,結構衍生新意義,在火車上發...
《露梁海战》:沙漠星球上的权力游戏
不可思议,这样一个简单甚至有点不合常理的故事,拍得这么饱满丰...
《敢死队4:最终章》:潘多拉星球的全新冒险
班雅明做不到的夢想,終於由高達來完成,不用拍攝任何影像,從戲...
《法拉利》:伊森·亨特的最新致命任务
作为早期瑞典电影学派的代表作,《法拉利》在技法与结构上的创新...
《银河护卫队3》:女性独立,时代变迁
6/10. &...
《沙漏》独立电影:揭秘娜塔莎的过去与未来
不知道是我审美有问题,还是看的一些高质量电影太多了,本身面对...
《比佛利山超级警探4》:巨兽对决,震撼视听
非常时尚的电影,是另一种形式的安东尼奥尼式的布尔乔亚,非常多的小镇,洁白的墙壁,整齐的地毯,还有石子路地面,油罐车,汽车...
《忍者神龟:变种大乱斗》:穿越时空的正义之战
刚看过这个片子一两天,就发生了印度空袭巴基斯坦,然后战斗机被...
《俄罗斯方块》后传:英雄们的全新征程
过程好看,余味也足,和《俄罗斯方块》对比来看会很有趣,不过相...
《GT赛车:极速狂飙》:一镜到底,战争残酷
这是韦伯写给莎拉布莱曼的情歌,韦伯自己何尝不是魅影,莎拉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