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望着那双热情逼人的眸子,道歉说“我这不是向您,我的文学导师汇报来啦吗?”
徐文敏乐了,一句幽默解除了埋怨,他们三人边走边谈,来到旗文化馆创作室。这是孟小轲工作的地方。他热情地沏上热茶,几个小文人交谈起来。华雕龙将自己的经历详细地叙说一遍。在叙述中,小孟习惯地在小本子上记着素材。孟小轲也是个边远乡村里的小学代课教师,家里人口多,生活十分艰难,住房紧张,他便在学校办公室睡。也就在那个办公室,他读了几本文学杂志,激发了创作热情,开始练笔。1986年9月,当他为废稿半尺多厚而苦恼不堪之时,突然接到东北一家很有名的文学杂志的用稿通知书,并要求开创作会议。他欣喜若狂,便也就在开会期间,他结识了刚刚调到旗文化馆的徐文敏。
说到这里孟小轲笑了,他说:“那次开会我也真够可怜的了,当时家里没有钱的,妈妈只好把攒下的一篮鸡蛋卖了二十几元钱上路了,回来的时候还是小徐给我买的票。”
徐文敏笑着说:“当时的穷盲流子,现在的作家,今非昔比了!”
“别那么说,不就发了几篇小说吗?”小孟不好意思了。
“小孟在省级刊物上连续发表了三篇小说,是南旗的第一个,当时被编辑们称为农民作家,盟文学界也非常重视。这不,调到文化馆快半年了。”徐文敏热情地介绍着,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