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两句,话头就转到了前些日子被问罪的谢泽和简王身上。
褚帝原是想将罪责全数推给安平侯府,就此拦下,不祸及简王。
可那段时候,朝中不仅有台谏进言,说安平候爷向来以大局为重,是大褚忠臣,而谢泽年少,恐是受了什么人的教唆,才犯下那般大错。
而谢泽的关系,不是安平侯府,自然,便要扯到简王府身上了。
这件事,褚帝一压再压,甚至暗中让人到安平侯府知会了一声,请安平候抗下这个重担。
安平候也一一应下了。
只不过,朝中之事虽被压制,可民间却忽地有说书先生,在茶馆中大肆说起这个故事。
而这个故事被改头换貌,说成了一桩神话传说。
那时候,正是谢泽和明嵬军之事闹得沸沸扬扬之时,这时候出了个雷同的故事,其中影射,不言而喻。
京都的官道氛围本就浓厚,百姓常常道听途说,练就了一副敏感又极富想象力的脑子。
一则神话传说正好映上了时事,百姓们对这些官场密辛都存着十分八卦的心思,自然乐得爱听。
而京都之中的几处大茶馆里的说书人,争相模仿,按照情节框架精髓又编出了几个不同的版本。